亚博全网网站登录
变卖个人资产、质押股权!许家印自掏腰包70亿驰
亚博全网网站登录
11月16日,据第一财经从接近恒大的资本圈知情人士处获悉,从7月1日至今,为了维持集团流动性,许家印已透过变卖个人资产或质押股权等方式筹集资金,累计已向集团注入超70亿现金,维持庞大的恒大的基本运营。许家印变卖个人资产为恒大注入超70亿资金据中国基金报报道,有关许家印变卖个人资产的消息此前广为流传。据称,许家印已把个人财产押的押、卖的卖,已经变卖的资产包中,包括香港的三栋别墅和广州、深圳的豪宅,还有几架私人飞机等,而拿回的钱基本用于恒大保交楼、还利息、兑理财、开工资等。11月16日,据第一财经,从接近恒大的资本圈知情人士处获悉,从7月1日至今,为了维持集团流动性,许家印已透过变卖个人资产或质押股权等方式筹集资金,累计已向集团注入超70亿现金,维持庞大的恒大的基本运营。在此期间,恒大没有融资、销售停摆,但要保证财富每月10%的兑付、总部员工发薪、境内外债券付息,推动全国各地项目复工复产。“目前都是许家印个人筹钱在为恒大续命。”该知情人士称。网友表示,许家印还算是个汉子。据中国基金报此前报道,许家印抵押位于香港山顶布力径一幢独立屋,市场估值约7亿元,以抵押按揭最多约四成计,料获贷款近3亿元。恒大自身也在加快资产出售陷入流动性危机之后,恒大也在卖卖卖。11月3日,恒大集团官方微信发文称,今年7-10月,恒大完成546个批次交楼工作,涉及184个不同项目、57462户业主。其中,7月交楼项目105个,户数20980户;8月交楼项目85个,户数21106户;9月交楼项目48个,户数7808户;10月交楼项目39个,户数7568户。恒大集团指出,“保交楼”是头等大事,集团上下全体员工誓以最大决心、最大力度确保工程建设,保质保量完成楼盘交付。恒大集团官网显示,9月1日,集团8位副总裁率八大“保交楼”专项工作组,各省公司董事长率班子成员,签署了“保交楼”军令状。11月4日,港交所最新披露文件,在完成出售事项后,10月18日恒大集团在盛京银行的持股比例从49.59%下降至19.85%。11月4日,在恒大集团举行的内部会议上,据了解,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给员工鼓劲加油时说:“越是公司困难的时候,大家越要有定力,房地产是资金密集型行业,需要庞大的现金流。”许家印在会议上称,“我给大家讲一组数据:从2016年1月1日到2021年6月30日,5年半的时间,我们几项主要的支出就达5.01万亿元,其中归还到期贷款本金22500亿元,支付贷款利息3670亿元(即本金和利息共计约2.61万亿元),交纳税金2216亿元,支付土地款9634亿元,支付工程款、材料款等建安费用9736亿元,管理及营销费用支出2381亿元。”许家印总结称,“所以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复工复产保交楼,才能恢复销售,才能恢复正常经营,才能归还各方面欠款。”11月8日,中国恒大减持了2亿股恒腾网络,回笼资金4.07亿港元。此前,11月4日和11月5日,恒大已减持1.5亿股和1.8亿股。三个交易日内,恒大合计减持恒腾网络5.3亿股,回笼资金11.25亿港元。当地时间11月11日,英国电机制造商Saietta集团公告称,公司将从恒大集团旗下汽车子公司手中收购电动传动系统公司e-Traction,交易金额高达200万欧元(合1460万元人民币)。据证券时报报道,今年9月10日,许家印在恒大财富专题会上明确表示,要确保所有到期的财富产品尽早全部兑付,一分钱都不能少。“我可以一无所有,但恒大财富的投资者不能一无所有!”每日经济新闻综合第一财经、中国基金报、恒大官方微信号、每经APP、证券时报延伸阅读恒大危机后许家印瘦16斤 被称"看起来没什么精气神了"许家印瘦了16斤。2021年下半年,前中国首富的麻烦越来越大。中秋节,他致信恒大全体员工,言辞恳切地说:“当前,公司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困难,全体恒大员工都经受着从未有过的严峻挑战……我更加坚信,通过各级领导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、艰苦奋斗,恒大一定能尽快走出至暗时刻……”就在致信的前一天和当天,恒大系股票持续暴跌。曾经坐拥4家上市公司,巅峰总市值高达1.32万亿港币的恒大,如今市值只剩不足1200亿。一个月后,2021年10月20日,负债公布——恒大总负债约3000亿美元,是市值的近15倍。曾经的一代枭雄,如今风光不再。也难怪,最近见到许家印的人说:“他本来就瘦,现在精瘦精瘦的,这个样子,人就看起来没什么精气神了。”创业25年,如今63岁的许家印不是没有经历过“至暗时刻”。2008年1月,许家印创立的恒大集团,以41亿元的价格,拍下广州绢麻场地块。这一价格超过底价8倍,也让绢麻场地块成为当时广州的地王。2个月后,许家印正式宣布拟上市计划,并开始全球路演。按照当时的股价计算,一旦上市成功,他将成为中国新首富。摩拳擦掌之际,次贷危机席卷全球,恒大上市计划搁置,陷入债务危机。有媒体为许家印核算了一笔账,当时恒大的负债率,达到了97%。首富和破产,似乎只是转瞬间的事。危机时刻,许家印跑到香港,只干一件事——打牌。牌桌上,对面坐着被誉为“珠宝大王”的香港巨富郑裕彤、华人置业董事长刘銮雄、英皇集团主席杨受成。3个月后,“牌友们”出面,投资恒大5.06亿美元,缓解许家印的燃眉之急。2009年11月,危机解除,翻过身来的许家印率领恒大上市成功。当天,恒大成为中国市值最大的民营房地产公司,彼时51岁的许家印也以422亿元的身价,成为内地首富。转眼12年过去,不知道2021年的这一次危机,许家印是否还有牌可以打。故事,还是从头讲起。1958年,许家印出生在河南太康县。他的父亲许贤高是抗战老兵,16岁投身革命,做过抗日部队骑兵连连长。解放战争时期,许贤高因伤复员,回村务农。新中国成立后,他成为当地仓库的管理员。许贤高一直到自己36岁那年,才有了儿子许家印。重男轻女的年代,他激动地跑回家,整修半边即将坍塌的房子,不慎受伤,腿部落下了残疾。父亲受伤,还在月子里的母亲下了地。或许是劳累过度,在许家印1岁时,母亲因病去世。许家印成为“半个孤儿”,从此,跟随奶奶生活。那时他记忆最深的是贫穷,母亲得的是败血病,家中没钱看病,母亲就那么躺在床上,直到生命终结。许家印的奶奶(右下)许家印的奶奶。是远近闻名的做醋高手。小时候,奶奶做好醋,许家印就带着沿街叫卖。他常提起奶奶教会他的做人道理,记得最熟的一句话是,“家印啊,咱们穷人最讲诚信。”那时太康遍地是穷人,没人有钱。想吃醋,就要用红薯干、鸡蛋、麸子来换醋。以物易物,成为许家印的商业启蒙。贫穷,但许家印没忘记读书。在他的自述里,小学六年,他是在一个没有窗户的茅草房里读完的。他常蹲在一个土台子上,读书写作业。夏天一下雨,房顶漏下的水,让土台子变成泥巴;冬天,土台子坚硬冰冷,手扶着写作业,常常生冻疮。他还记得,自己在课本上认识了“我爱北京天安门”几个字,回家读给奶奶听。奶奶的笑容那样灿烂。许家印和妻子重回老家关于少年时代,许家印印象最深的是红薯和红薯面做的窝头。一日三餐,他每顿吃一个红薯和一个窝窝头。窝头冬天难啃难咽,他只能用热水泡开,或者用火烤热。夏天,窝头容易发霉,存放久了长毛,他就洗洗毛,再吃掉。读中学时需要住校,他背着一箩筐红薯和红薯面做的窝头,带一点盐、葱花、几滴小磨油,每天吃。成为恒大董事长后的他,常向员工提起自己吃霉窝头的故事。“我那时读书,吃了发霉的窝头闹肚子,你们这代人,真是幸福多了。”在恒大,人人熟知的故事,却没多少人相信。系爱马仕皮带的老板,谈起曾经的苦难,难免让人觉得有励志夸大的成分。但那就是赤裸裸的现实。虽出身,但许家印是个读书的好苗子。微寒他是村里为数不多考到高中的人,他的发小回忆,“那时读书,老师抓得不紧,出好成绩不容易。”许家印不仅成绩好,他还喜欢画画和摆弄电器。他可以用铁片、铁丝接通废旧的手电筒。他还擅长素描,喜欢在纸上给同学和亲人画画。给奶奶画的那一幅,被奶奶贴在墙上,很久都没舍得揭开。这份灵气却并未得到认可。那还是“推荐上大学”的时代,1975年,许家印没有成为幸运儿。他高中毕业后,回村里的生产队干了两年农活。因为文化程度高,他被分配为生产队的拖拉机手。他带着乡亲们,把生产队的苹果,运到县城贩卖。在村里的两年,他什么活都干活,甚至在生产队里带头掏大粪。人们都说,“这孩子读书读傻了。”但只有他知道,努力争取领导的赏识,是他当时离开泥土地唯一的机会。许家印老家留存童年时他睡的床1977年,许家印听到了恢复高考的消息。作为曾经的尖子生,他信心满满地报考了清华大学。同村的发小嘲笑他的无知,给他起绰号——许清华。一边干农活,一边抽空学习,他的第一次高考以失败告终。第二年,他花了很长时间准备考试,小心翼翼地报考了当时并不出名的武汉钢铁学院。“好歹毕业就是钢铁工人,不会再成为农民了。”成绩出来之后,他才知道,自己当年的成绩,是整个周口市的第三名。河南太康聚台岗村许家印老宅童年的贫穷,让许家印很早就生出一个强烈的念头,走出去。但多年以后,成为首富的他,却常常回家乡。他出资为家乡翻修小学,修通了路。2018年,整整60岁的许家印,带着妻子再次回乡。看着坑洼的地面、破旧的床板,他说:“我们从小吃地瓜和地瓜面长大,铺的、盖的、穿的都是补丁摞补丁,现在大伙生活好了,吃的、穿的、住的都越来越好。”他也提起往事。曾经因为贫穷,村里人看不起他们家,但那次回家,他给村里1000多户村民,每户发了3000元红包。并决定,捐款6.5亿,用于家乡公益事业,修建医院和学校。村民为许家印树的功德碑在武汉钢铁学院,许家印印象最深的是学校门口的热干面。那时他靠国家每个月14元的助学金生活,攒好久的钱,他才可以吃一碗一毛钱的热干面。一次被老师发现,还被一顿批评。“你是吃助学金的人,怎么能吃这么贵的东西?!”大学时期,对他帮助最大的是中学老师周然夫妇,得知他生活穷苦,给他寄了20元的生活费。这笔钱,许家印记了大半辈子。工作后,许家印为老师一家买了一台当时先进的彩色电视机。2018年,他又赠送给老师一套当地的商品房,装修、家电全由许家印出资。许家印看望老师1982年,许家印大学毕业,被分配到河南舞阳钢铁厂,圆了自己的“工人梦”。作为为数不多的大学生,许家印颇受赏识。车间主任亲自前往车站接他,“当时他带的书挺多的,全是专业书,一股书生味,怪浓的。”进入钢铁厂,许家印并未在一线工作太久,随即被调任车间主任助理。周围人对这个年轻人的评价出乎预料一致:聪明,好交朋友,干活拼命。那时他像钢厂里的机器一样,每天早上7点准时到车间,无论刮风下雨。一次外出学习技术,他甚至把所有材料都手抄了一遍,整整大一箱。凭借过硬的技术和拼命的精神,工作三年后,许家印升任车间主任。他对管理也颇有心得,制定的“生产管理300条”备受领导好评,很快成为整个厂的管理标准。他关心工人,为了让工人更舒服干活,他把废料收集起来,办了一个洗澡房,工人们下班后,便可免费在房间内洗澡。短短几年,他的车间成为了整个厂工作效率最高的车间,他也有了新的外号“小皇帝”。这个外号,包含着许家印在这个300多人大车间中的权威。许家印在钢厂(二排右一)但他没想到的是,在车间主任的位置上,他一坐就是整整7年。他自认没有关系、没有背景,很难继续被提拔,前途越来越渺茫。更让他绝望的是,当时,因为上交客户送来的1500元红包,他被记过处分。而自己岳父卧病在床,他却拿不出钱救助。曾经梦寐以求的“工人生活”,让他越来越感到迷茫。一天在报纸上,他看到深圳成立特区的消息。正值下海浪潮席卷全国,许家印决定离开河南那个小小的钢铁厂,奔赴汪洋大海。“四面都是山,一直有离开出去闯荡的想法。”1992年,带着所有的积蓄2万元和30多页简历,他远走深圳。为此,他和妻子、岳父母分居。他答应他们,会给一家人更好的生活。在深圳,足足有半个月,许家印投出去的简历杳无音讯。那一年,他34岁,坐在繁忙的深圳街头,不知流了多少眼泪。“那时候真是痛不欲生,工作10年,我每一件事都做得很漂亮,如今混成这样,这叫什么事?”直到,一家贸易公司收留了他。他从一个处级干部,变成了一个贸易公司的小业务员,每月工资500元。重新进入一个新行业,他将自己的姿态降到最低,见谁都喊“师傅”。因为业务不熟,他见过太多难看的脸色。但为了生活,他必须咬牙坚持下去。在贸易公司,许家印唯一能做的,就是加倍工作。为了省钱,他在公司和朋友家的走廊睡了三个月,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。他认真周到地对待每一个客户,珍惜每一个谈判机会。幸运找到了他,当时经朋友介绍,他谈成了一笔10万元的合作。在90年代这是一笔天文数字,这件事,也让他被提拔为办公室主任。此后,许家印的能力找到了合适的舞台。干了一年后,他向老板提出成立合资公司的想法,希望能和前东家舞阳钢铁厂合作,老板爽快答应。这时,许家印从业务员,变成了时髦的“总经理”。那是许家印第一次创业。原本精于业务的他,发现仅仅会业务,是做不成事的。他开始施展自己的公关技巧。他极擅长应酬,酒场如战场,他能妥帖照顾到每一个人,给足面子,又拿到自己想要的条件。很多合作伙伴评价他,“说服能力之强,足以令风云变色。”甚至,有一次他跟一位银行行长说,希望把自己系到对方的鞋带上,“您去哪我就跟着去哪,不能浪费一个晚上。”多年以后,他和苏宁老板张近东一张喝交杯酒的照片,传遍网络。遗憾的是,第一次创业的许家印还是失败了,尽管他拿到了2000万银行的贷款。他也明白了一个道理——仅有应酬是远远不够的。做生意不全是人情,做生意,要盈利。许家印 张近东1994年,许家印被公司派到长春分公司做分部总经理,他拒绝了。那时,万通六君子海南淘金的故事,已经传遍全国。在海南那片热土上,他们依靠房地产业务,闪转腾挪,赚到将近8个亿的资金。在许家印工作的深圳,王石创办的万科也早已上市,成为下海浪潮中耀眼的弄潮儿。富力集团的李思廉,以2000万资金进入广州房地产市场,发展迅速,书写了不小的神话……一个个崭新的财富故事面前,许家印野心勃勃。而那时,尽管已经做到了公司高管的位置,工资在几年间翻了6倍,但他仍然觉得“付出没有得到匹配的回报”。他希望到当时贸易更加兴盛的广州,从事房地产项目。果不其然,命运被他赌对了。来到广州的第一年,他收购了一块当时没人看好的地块,并对土地进行充分的包装。设计阶段,他力排众议,推出当时罕见的小户型房,结果一炮而红,几百套房子被抢购一空,也打响了许家印的名号。一个讲求效率的名号——当年开工,当年销售,当年销罄。而就在项目二期即将开售的时候,许家印却提了辞职。像第一次辞职一样,很多人劝他珍惜机会,他却说:“人是有价值的,什么样的人、什么样的水平、什么样的贡献,就一定要有什么样的待遇。不然,从管理上来说,是留不住人的。”当时,即便做到公司高管,他每个月的收入不足3000元。外人看来那是一个不低的工资,但他却希望有更好的生活。“假如一个年给我10万或20万,自己可能就不会去想创业了。因为创业有风险,也很艰难。但3000多元的工资养家都困难,怎么继续干下去?”1996年,在广州,广州恒大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,当时38岁的许家印成了老板。历经近20年坎坷,这个从河南农村走出来的少年,敢于拼命的少年、受尽生活折磨的少年,开启了属于自己的时代。很多人看来,创业是开启自己时代的标志,但许家印明白,自己没有退路。缺少启动资金,缺少商业项目,一切都难上加难。但许家印长袖善舞。当年年底,他拿到600万元的银行贷款,顺利买下广州工业大道的一块住宅用地。开始书写自己的神话。工业大道住宅地的旧址,是原广州农药厂,当时没有开发商愿意投资。许家印接手后,第一项措施就是将原本的土地下挖三尺,运来健康安全的土重新填埋。轰鸣的工地和卡车来来往往,全城的老百姓都可以看到。这一措施,成为了恒大第一个金字广告。随后,更绝的是,当时因为资金紧张。他想到的唯一方法不是压价,而是“压付款方式”。“因为我当时没钱的嘛,只有靠分期付款解决运营问题。”销售端,他的房子不降价,但可以分期付款。成本端,他以分期的方式支付劳务和采购。当时房子要盖到三分之二才可以卖楼,许家印冒着风险,房子从盖到第一层就发售。转年夏天,8月8日,恒大第一个楼盘开售,首期323套房子销售一空。仅此一战,许家印回笼资金8000万。这让许家印品尝到营销的甘甜。很多人评价,能够打赢这场战役,靠的是许家印的胆识、判断力以及谈判技巧。这一“快进快出”的模式,也让恒大在短短两年半的时间内,成长为广州第7大房企,并快速在全国开展业务。超高的效率和执行力,是许家印快速扩张的根基,曾经恒大同期开发13个广州项目,是广州房地产圈啧啧称奇的壮举。靠着执行力和胆识,2008年时,恒大已经是中国排名前列的房地产企业。效率和工作成绩之外,许家印的营销手段更加高明。2009年恒大上市后的庆功宴在香港举办,一众大佬出席,但最受欢迎的却是一位女性——郎平。几天前,她从美国飞回国内,拿起了广州恒大女排的教鞭。许家印解释说,自己读大学时曾看过郎平率队夺冠的直播,并在当晚点着扫把当火把,和同学一起庆祝。媒体为许家印算了一笔账,当时能够请到郎平回归,许家印开出的条件是年薪500万,却为恒大带来了远超一个亿的广告效果。看到体育红利的他,不久后又收购了广州一家本地足球俱乐部,并斥巨资,先后引入多位国脚加盟,甚至以远超市场行情的价格,招来巴西国脚和知名教练里皮加入。他还拉来马云,将俱乐部改名为“广州恒大淘宝足球俱乐部”。那些年,凭借强大的人才储备,俱乐部所向披靡,甚至拿到了当时亚洲杯的冠军,两位老板在看台上欢呼雀跃。后来,这家足球俱乐部也上了市,成为亚洲足球第一股。马云 许家印在看球从2017年开始,许家印几乎坐稳了中国首富的位置。那也是他继续大刀阔斧进攻的日子。2018年,他瞅准机会,开始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。在他看来,那是恒大的未来。先后近500亿投入,3年时间内建厂无数,却未量产一辆车。先后多家媒体实地探访他的新能源汽车工厂,却发现并没有生产迹象。进入2020年,时代风云变化,曾依靠高负债率、高速扩张打通资金链的恒大,再次遇到了生死存亡的问题。财务危机面前,如何还钱成为压在他身上的一座山。只是不知道,63岁的他,还有没有能力移开这座山。还在舞阳钢铁厂工作时期,许家印认识了妻子丁玉梅。那时身边的同事都夸赞他对太太好,以他为楷模。辞职来到深圳后,他一个人租住在狭小的房间里,一直到成为总经理,才将妻子孩子接到身边。他们合租在两室一厅的小房子里,合租人房间有空调。深圳夏天闷热,他就让妻子和孩子睡在靠近别人卧室的地方,“可以蹭门缝里的空调凉气”。1995年,妻子因为宫外孕,被送到了急救室。为了不打扰许家印工作,她硬是没让医生给丈夫打电话。第二天从朋友口中得知消息,许家印紧急开车前去医院看望妻子,“心里异常忐忑”。创业小有成绩时,接受采访提到妻子,许家印总会红了眼眶,“我太太给我的自由度很大,她太了解我了。”许家印夫妇和村民合影工作起来,他常常凌晨三四点回家睡觉,睡一会再起床前往公司。怕吵醒太太,他总会在沙发上将就一夜。太太夜里起身时上厕所,总是轻手轻脚。“这些年工作的确太忙,最对不起的人,还是太太。”他曾这样说。2018年,作为当时的中国首富,整整60岁的许家印带着太太回到家乡。妻子和他一起给家乡的孩子们分发糖果,给每家每户送钱。丁玉梅感慨,“我35年前和家印回家结婚时,村里那个穷啊,穷的没法说,现在变化真大。”那天来了很多人,丁玉梅就那么站在破旧的老屋前,和父老乡亲们一起拍了一张照。那是这么多年来,她罕见地出现在公开报道里。他们一起在家吃了“忆苦思甜”饭,许家印特意给妻子盛饭。桌子上摆着的,是他从小吃到大的红薯。破旧的房子,残缺的对联,斑驳的墙皮,他们吃得很开心。亚博全网网站登录